查看原文
其他

郝吉明院士:以更高标准引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前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境保护 Author 郭媛媛 于宝源

文章导读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着力点和牛鼻子是什么?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成果该如何保持和巩固?在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上,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应对措施又有哪些?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在清华科技园接受《环境保护》杂志记者专访,谈起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环境保护    作者:郭媛媛 于宝源


● 郝吉明、贺克斌等!125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家入围“高被引学者”榜单

● 郝吉明:为祖国撑起一片蓝天

● 郝吉明:环境污染防治成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 郝吉明院士:最美蓝天背后的“最美科技工作者”





院士介绍


2022年8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在清华科技园接受《环境保护》杂志记者专访


郝吉明,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专家。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经过3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了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针对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了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先后获全国环境保护科技先进工作者、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终身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奖励或荣誉。2022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并对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那么,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着力点和牛鼻子是什么?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成果该如何保持和巩固?在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上,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应对措施又有哪些?有鉴于此,2022年8月12日《环境保护》杂志记者来到清华科技园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进行了专访,请他谈一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



《环境保护》:近年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科技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支撑作用?

郝吉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发布以后,国家集中了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科研力量,从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等渠道筹措经费,支撑大气防治科研攻关工作。

第一,通过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攻关,弄清了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气象是外因,排放是主因。加大力度控制污染物排放,就成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决策。在“大气十条”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文件中,均把能源的污染防治放在首位。根据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数据,计算出大气中PM2.5的来源以及各种源的贡献率。贡献率排在首位的是能源的利用,因此便提出更加严格的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使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下降,同时也促进了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在煤电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通过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燃煤电厂最后实现超低排放,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国发电量持续增长,能够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

第二,对机动车污染治理的支撑。我国机动车污染排放防治起步比较晚,这与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基数低有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为解决机动车污染防治涉及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道路交通控制问题,我们提出了“车、油、路”综合控制体系,不仅使汽车排放的尾气清洁了,也使得油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最初主要是加强汽油车污染治理,之后对重型柴油车也要进行污染控制,尤其对重型柴油车实施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对此,我们从技术和监管上都提供了科技支撑,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科研力量在工业减排上的体现。我国产业结构偏重,尤其是钢铁行业。我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如何使钢铁生产更清洁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通过科研攻关,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难题被突破。钢铁行业实现了超低排放改造,淘汰掉了一批生产“地条钢”以及落后产能的企业,促进了先进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交通运输的污染排放,不仅是解决了汽油车、柴油车的污染控制,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走在世界前列。总体而言,科技力量支撑了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三大行业结构的改变。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主要取决于这三大行业的改善与进步,同时大气污染控制也促进了工业体系的清洁化。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表面上看是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实质则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

抓好“两个协同”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之举




《环境保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您认为此项工作的着力点或者牛鼻子是什么?

郝吉明: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需要重点抓住两方面工作:一是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要重点抓PM2.5污染治理,要在冬天做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夏天实际上是一个臭氧季,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在夏季的时候,要把臭氧污染治理放在一个突出位置。

二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控制。这两种污染物的控制决定PM2.5和臭氧的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技术难度大,操作难度也比较大,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种类繁多,排放量大,排放源分散。所以要从经济的转型开始抓起,从源头抓起。当然末端治理也是重要的,但是完全靠末端治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从产品的设计到整个生产工艺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所以,对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既要协同控制,又要找出污染源头,并要进行全过程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优化升级,对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能够取得比较快的进展。臭氧浓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我国虽然开展了大量臭氧污染治理工作,但是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如果出现像今年一样的炎热夏天,臭氧污染还是会有所反弹,所以臭氧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国的PM2.5治理在比较短期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PM2.5的要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第一阶段过渡目标(WHO IT-1指导值)相当,要真正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持续努力。总而言之,解决空气质量问题,主要是抓两个协同:一个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协同治理;另一个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控制。

科研与机制创新是大气污染防治体系的重要一环



《环境保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我国应当如何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体系?


郝吉明: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体系:第一,要提高对大气污染的感知程度,对大气环境各个方面要有很好的监测。通过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更清晰地了解大气污染的特征、发展趋势、影响要素等。

第二,要对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长期判断,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要对解决哪些矛盾,抓住哪些机会做到心中有数。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就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我国抓住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机会,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要精准科学治理,抓源头,而不是抓末端治理。同时,源头治理还要有具体措施,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绿色低碳的工业园区建设是解决工业散乱污染、不集中治理、产业链不贯通等好多问题的一个方式。园区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生态、环境的解决,带来了重要的机会。

第四,要紧跟中央决定,按照中央部署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大气十条”的颁布彰显了中央抓大气治理问题的决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从源头治理,有力地推动能源结构、工业结构、交通运输形式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四个根本性转变,这样就把气候、环境的源和汇都包括在里面了。

第五,要多部门合作,包括生态环境部门、气象部门、海洋部门、高校,把各种力量综合起来。在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时候,生态环境部在组织形式上做了探索,成立了涵盖各个部门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这就是一个组织形式创新,把各方面力量集合起来,兵团作战,然后共享数据;同时提出了“2+26”城市“一市一策”的策略,把科研工作和地方工作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转换成具体措施,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是重要方面,机制创新也是重要方面,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机制创新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既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也要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是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环境保护》:今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预防重污染天气?


 郝吉明冬天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还是北方地区的PM2.5污染。PM2.5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利用、工业系统、交通运输三个方面。国家一直在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结构性转变,把公路运输转换成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是解决重型柴油车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节能措施,铁路运输或水运都比柴油车运输要节能。此外,还要解决好散煤燃烧问题,对以往的控制成果要进行保持和巩固,同时还要对小锅炉进行淘汰和升级。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专门就冬季重污染天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出台了预测、预报和预警机制,制订了各种预警方案和应对策略。

在最初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时候,“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只有“2+26”个试点城市,现在城市数量已经增加到50多个,并且都制订了冬季的大气治理预案。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大部分城市把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说,冬季的大气环境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彩蛋

近期热文

3841万!包钢钢管公司制钢分厂6#转炉一次除尘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招标

上海: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排放控制要求

一文看懂脱硝技术与工艺流程,如何保证SCR的脱硝效率?

电除尘产生火花放电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添加刘女士微信:Liu-T1997


责编 | 汪茵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